用车刀在直径不到3毫米的内孔中加工出沟槽,这好比在钢丝绳上跳舞……这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火箭院”)211厂工装磨具生产车间的车工卢成林的绝活!
不怕“杆”、不怕苦
“车工怕车杆,铣工怕铣板”。一根长3米、直径40到50毫米的圆柱形工件,他能将圆柱度控制在0.1毫米范围内,且合格率达100%。
他这样的“绝活”,还比如,他磨制的“双月牙刀”使梯形螺纹和蜗杆类工件加工效率提高1到2倍;“梯形螺纹卡规”提高了效率,降低了成本;用他改进的刀具及切削角度,某丝杠合格率达100%,且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……
千锤百炼创奇迹
车间有一项专利产品--45度胶模,该产品公差要控制在0.01毫米内,约是头发丝的七分之一,精度极高,并且要从45度角方向在斜面上加工出一个直径不到3毫米的槽,这种角度用数控机床难以实现,只能使用普通车床。然而,产品加工效率低,表面精度不高,一直困扰着车间。
卢成林决心改变这一现状,他通过长期摸索使该产品平均每套加工时间缩短4.5小时,表面粗糙度全部达标,加工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。这套加工方法如今已在车间推广。
2000年前后,火箭院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焊接工艺--搅拌摩擦焊。其核心零件搅拌头的使用寿命是制约搅拌摩擦焊接质量的关键所在。搅拌头是锥形结构,头部直径最大的部分也就9毫米,最细的地方只有4到5毫米,并且要在斜面上车出“渐进渐出”的不等深螺纹,两头的螺纹要浅一点,中间的螺纹要深一点,加工难度极大。这种急难险重的任务,特级技师卢成林一马当先。
试验阶段,细心的他将采用不同方法加工出的搅拌头一一做了标记。试焊接后,有的搅拌头可以完成10米焊缝,有的可以完成20米。此时,卢成林再一一对比、倒推,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,应采取怎样的措施,不断调整、优化加工方法。
在经过上百次实践以后,他加工的搅拌头至少可以完成60米焊缝,有的甚至能完成100米焊缝,使用寿命是设计指标的3倍以上,且加工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5小时,并且每年可节约成本百万余元。因高超的技艺,卢成林曾获北京市劳动技术能手、航天技术能手、航天技能大奖、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,是211厂车工技术带头人。
三分手艺,七分刀
车工的活儿,“三分手艺,七分刀”。刚入行时,他跟所有学徒一样,先从磨刀做起。师傅非常严厉,别的学徒磨刀时,都使用对刀板卡角度,但卢成林的师傅不让用,必须直接上砂轮机打磨。刀磨好了,一量,角度不合格,回去接着磨。
最难磨的是“切断刀”,这种刀前端宽4毫米、后端宽3毫米,两侧要对称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刀尖都要在最高点。有人磨的“切断刀”切出的面,不是“挖心”,就是“鼓肚”,不仅要进行二次修正,而且容易造成材料浪费。而用卢成林的刀切出的面又光又平,完全符合要求且十分美观。
卢成林说,车工工作条件艰苦,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车工,必须要耐得住寂寞、受得了煎熬。无论在什么岗位,都要用工匠精神打造优质产品,精雕细琢、精益求精,为火箭腾飞筑牢根基。
来源: 航天科技一院